鸦能反哺,羊知跪乳,大地滋润着万物,父母养育着我们,每个人都在父母悉心的照料、精心的呵护下成长。在人的一生中,对自己恩情最深的那个就是父母,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
其实,结婚成家前我没有这种想法,也没有这种感受,好像这一切原本就该是这样。结婚成家后,特别是有孩子后,感受特别深,在给孩子换尿布,在带孩子中才真正体会到做父母的不易,为我们付出了多少心血! 我们的父母为我们操碎了心,也付出了许多,然而,他们得到了什么?他们累了,需要一把椅子坐坐,他们渴了,需要一杯清茶解渴,但是,我却没有……
生活在当下,我们生活节奏快,压力大,我们为了求生存,为了求发展,工作是早出晚归,应酬是像赶场,每天拖着疲惫人身子回家,和家人的沟通交流成为奢侈,陪伴家人是永远的等待。我们的亲情,爱情,友情在等待中消耗……人与人之间最远的距离不是地域的距离,也不是时空的距离,而是一颗心到另一颗心的距离,是一方对另一方冷漠的拒绝。人是群居动物也是感情动物,都渴望被关心渴望被关爱渴望与别人沟通交流。作为家庭的顶梁柱,我们承载着太多的责任和压力,在家多陪陪父母,多和父母家长里短的聊聊,了解父母的需要,父母的想法,不仅让父母吃饱,还要关注父母的精神生活,让父母每天生活得充实。
为人儿女的都希望自己的父母永远健康、永远年轻;为人父母的都希望自己能永远的陪伴着自己的孩子们,给予他们少不舍力,老不舍心的无上关怀。然而,生命的轮回和生态的新陈代谢是万物之本,是谁也无力更改和挽回的。生命总有一天会走到尽头,那个始终用疼爱的眼神望着你离开的父母,终也会如入秋的落叶般回归尘土。几千年来,人类每一天都在演绎着相同的一幕。而我们所能做到的,只是在父母健在的时候,尽心地给予他们关怀和照顾。不让“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遗憾缠绕终生。作为家庭的顶梁柱,我们承载着太多的责任和压力,在家多陪陪父母,多和父母家长里短的聊聊天,了解父母的需要,父母的想法,不仅让父母吃饱,还要关注父母的精神文化生活,让父母生活得充实。
父母对我们那无私的奉献出自于父母对我们的爱。在家就多陪陪父母——聊聊天,一起散散步。远离父母,多回家看看,拿起我们手中的电话给远方的父母一声问候。一声电话,一件舒心的事,一个微不足道的举动,都可以让父母开心,孝顺父母其实就是这样简单。
后记:留守老人,留守儿童问题成为我们这一代大多数人无法愈越的鸿沟,是一道不愿揭开的伤疤,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对于二位耄耋老人,我给自已定了个规矩:每月二个电话,每月几百元生活费,每年过年带上老婆孩子让父母看看,我很困惑,也很迷茫…… 我是回家侍奉双亲还是……?想起我那老态龙钟的双亲,我常常是夜不能寐,泪沾满巾,我痛苦我徬彷…… 幸甚, 今年《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出台了,我们更期待国家的民生政策能落到实处,让我们大家都能“老吾老,幼吾幼”,期待我们不会成为下一代留守老人,期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