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律顾问梁律师经过三周培训的《合同法》,让全体员工学习并了解了关于《合同法》的制定、颁布、实施一系列内容,从中更加规范了我们在建筑市场中如何遵守法律,运用法律来保护我们的利益不受损失,也不侵害相关单位的利益,使我们管理人员在项目管理中加强《工程施工合同》与现场管理的紧密、有机的结合,减少或杜绝因施工合同而引起纠纷的发生。
《工程施工合同》是发包人与承包人为完成商定的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任务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即为了项目的实施,在自愿、公平、诚信的原则上双方意见一致的表现。但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因各种因素的不确定性,也为了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因而掌握并熟练运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是我们项目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是完善项目管理工作的必经之路。《工程施工合同》是约束、指导双方在项目实施中的文件,因它属于承包合同,故我们在项目管理中需注意“合同与施工”的关系及相关处理办法。
《工程施工合同》中关于发包方与承包方双方权利与义务、合同解释、工程缺陷、违约责任、竣工建设、工程结算、工程量争议等合同条款的规定都是为了明确双方责任,制约双方不良行为的发生,为工程顺利实施而设定的,而在实施中,往往存在很大矛盾点,为了实现双方目标的统一,并保障承包方的权益 ,在项目管理时我们应严格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完全熟悉合同中发、承包方义务及权利
为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通过明确承发包双方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可以合理的分摊双方的责任风险,建设工程合同就双方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关系进行的约定。
项目因施工内容及双方意见的原因,其权利与义务不尽相同,有着项目特有的本色,因建设单位作为甲方,占据着主动地位,故在合同签订中存在权利与义务不平衡;承包方因此更应全面理解,熟悉属于自方的内容,在保护自身权利的基础上,更应重视履行义务。
履行义务须有一定的前提条件,那么这些条件的不具备或不成熟就会导致义务无法按时或全面履行,在此情况下,项目管理人员应及时收集、掌握资料,与发包方沟通、洽谈,达到及时补救或变更商务条件,让义务有可实行性,不必承担违约情况的发生,发挥项目管理的全效性,避免损失的出现,同时根据合同条款保护应享有的权利。
二、适度的处理项目各合作方的关系
在许多项目施工过程中出现发承包方因各种原因经常扯皮,导致项目施工进度放慢,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更甚导致双方关系恶化,无法让项目正常进展。良好的甲乙方关系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在项目管理中,应及时、积极、真诚的与甲方现场工程师沟通,达到互相理解,换位思考,同时应具备良好的心态、匹配的专业和业务能力、公平的契约关系及项目推进额策略。
三、合同双方目标统一
项目实施中,进度、质量、安全既是发包方目标也是承包方目标,在这三个目标上,双方是统一的。安全控制是每一个项目建设者是首先必须重视的,树立安全高于一切的思想,从心理上提高安全意识,增强安全防范的措施,建立项目安全管理体系及制度,落实安全、文明施工责任,只有全员、全过程的注重安全管理工作,才能保证项目建设的安全进行;质量控制是整个项目的生命,直接关系生命财产和安全。因此,必须坚持“百年大计,安全第一”的原则,双方应以人为核心,坚持以预防为主,执行质量标准,做好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总结,从施工人员、设备材料、施工机械、施工工艺、施工环境五大点做为控制点,提高全员认识,做到全面把控,才能做好质量管理工作;进度控制是发包方的投资控制重点,也是承包方成本控制重点,所以确保项目按进度计划进行,才能保证项目按期完成。与之相关的总体进度计划,月进度控制、设备材料的进场计划以及施工人员的思想意识。现场监督管理力度,计划的实施落实都与人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紧抓以上三个控制目标,是项目得以顺利实施的保障。
四、收集、整理工程管理中发生的资料
项目资料是项目在实施中所有动态的反映过程,它全面反映了整个工程建设的详细情况,对工程质量评定,竣工后收尾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收集过程中,对资料进行分类存放,登记全面、保证资料的完整不散失,将整个工作渗透到各个环节中,依工程进度及时跟进、采取积极主动的方法,时刻注意积累资料,保证资料收集的完整性、准确性、系统性、及时性,为今后建档提供基础。施工管理者一定要认识和重视资料收集对项目的重要性,全面掌握整个项目管理中的重点,才能为项目的全面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协调、落实工程签证
建设工程因不确定因素较多,各种条件的变化都会造成现场签证的发生,然而,现场签证涉及面广、人为因素多、管理困难,引入的争议也大,并直接影响工程造价,因此,加强协调,落实工程签证,对于项目管理投资与效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工程签证包括工程经济签证,工程技术签证,工程工期签证三大项,但每项都与企业的效益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直接关系到发承包方的切身利益,是工程结算的重要依据。首先规范的签证是项目结算不扯皮的前提,发包方、监理、承包方三方共同签字,内容应具体明确,便于计量。其保证时效性,及时出现、及时收集、及时签证,是签证准确度的基础,避免引起双方的纠纷。项目管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认识,分析整个项目管理中各种情况发生对于项目的影响,及时做好签证工作,是项目经营的重中之重,也是实现项目管理的第一责任,提供现场签证的质量,保证项目实施阶段的工程造价,从而发挥出最大的投资效益。
六、完成竣工验收与工程结算
竣工验收与工程结算是项目管理的终点。工程竣工后,承包方应及时督促发包方组织有关部门参与工程竣工验收。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工程未经验收,发包人提前使用或擅自运用,由此发生的质量或者其他问题,由发包人自行承担。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应确保验收各方在竣工报告单上签字确认,以作为日后工程结算的依据。竣工验收完成后承包人已经向发包人履行了合同义务,因此,发包人应当向承包人支付对价,即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支付价款,并接收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后,应及时做竣工结算,这就要求根据施工合同,看是总价包死还是单价包死,要是总价包死的,决算价就是合同价加变更价。要是单价包死的,再看是可变单价还是可变总价,然后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总之,合同最重要。及时的竣工决算,保证了公司资金及时回笼,避免因账户长期不能兑现而影响了公司的正常营运。
工程管理是整个建筑市场的重点,企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一定要建立完善的合同机制,将各种可能发生的问题在合同中加以明确约定。我们企业也应将初放型管理转变为系统的合同管理,健全整个项目管理中的资料管理,使企业管理人员不但具备工程技术及经济、法律等知识,同时具备实践、创新及相应的组织管理能力,以顺应市场发展趋势,适应专业化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