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029-84185653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员工天地 > 正文
从一句俗语说起
作者:行政部  更新:2012-10-29 16:53  关注:932

有句俗语说:“吃不了,兜着走”,这是对他人将给予惩罚时的威胁话,但它最初的由来却与孝道有关系。

我们中国人历来把孝道作为道德操守最重要的方面。《弟子规》开宗明义讲的就是“入则孝”。我们在参观学习富士达公司时,发现他们办公楼大厅里张贴着二十四孝图,教育职工爱企业要先爱父母,忠于企业要先孝敬父母。二十四孝中有郭巨埋儿和王祥卧冰两个与食物有关的孝敬母亲的故事,虽感人但仅是传说中的故事。我今天想与大家分享几个在中国历史中有记载的与食物有关又与“吃不了,兜着走”有关的孝敬母亲的真人真事。

《左传宣公二年》记道,权倾朝野的晋国大臣赵宣子在首阳内打猎,发现了一个衰弱的病人躺在树边,赵宣子关切地向前询问,知道这是一个名叫灵辄的人,从外赶路回家,已经三天没有吃饭。赵宣子把自己带的饭菜拿给他吃,他却只吃了一点就停下来不吃了。赵宣子很奇怪问他为什么只吃这一点儿,灵辄回答,我出外当兵已经三年没有回家了,家中的老母亲不知是否还活在世上。现在我离家已经很近了,我不需要吃太多也能坚持到家。我要把这余下的饭菜带给我的母亲。赵宣子为灵辄的孝行大为感动,又另外准备一篮饭菜让他带给自己的母亲。赵宣子就是有名的赵盾,一出历史戏剧“赵氏孤儿”就是以他为背景编写的,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灵辄却因他的孝行而在中国历史中存在了2600多年。

《左传》中还记载了这样一件事,郑庄公曾宴请颖考叔,发现颖考叔对面前精美的鱼肉一下不动,庄公很奇怪的向颖考叔询问,颖考叔回答道:“家中老母从来都是吃小人做的饭菜,我要把君王的美味带给她。”庄公甚为感慨并说道:“你有母亲可以侍奉,我虽有母亲却不得相见。”原来庄公母亲与庄公之弟共叔段合谋造反夺权,阴谋被平下之后,庄公发出毒誓“黄泉路上再相见”,即只要活着就不与母亲见面,毒誓发出后就后悔了,正不知如何改变,颖考叔运用自己的智慧帮助庄公与母亲和好如初。孔子认为颖考叔是至孝之人,更可贵的是他能用自己的孝行带动别人的孝行。这段故事记在《郑伯克段于鄢》,《古文观止》收为第一篇。

南北朝时的陈朝,国子祭酒徐孝克每次参加御宴总是偷偷带些食品回家奉母,这种现象在唐代已形成风气。唐宣宗举行御宴时,每当参加者跪拜告别时总是从官服中掉出许多点心,经宣宗了解方知大臣们是在窃食孝母。于是朝廷规定御宴上的食品,大臣在宴会后均可“吃不了,兜着走”,大大方方带回去,直至明朝仍是如此规定,并且对不这样做的人要治不孝罪。

这种见到美味不忘母亲的故事是我们中国重视孝道的佐证,值得大家品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