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029-84185653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天幕资讯 > 正文
公司以科学质量安全控制为原则建立成本控制体系
作者:行政部  更新:2012-05-05 16:56  关注:1027
 
    成本管理的重点在企业内部,因此,企业内部成本管理体系是否完善,直接关系到成本管理体系能否真正发挥作用。公司建立了成本管理体系后,将充分体现了“向管理要效益”的思路,使得企业内部成本管理体系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显示了内部成本管理体系的巨大作用和在降低成本方面的巨大潜力。在一般情况下,企业内部成本管理体系应包括如下几个层次:
(1)成本管理制度
    企业内部应根据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成本管理法规和制度,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出适用于本企业的成本管理制度,并以适当的形式发布,要求有关部门和人员遵照执行。由于企业成本管理工作涉及的部门和人员较多,因而需制定的成本管理制度也比较多。从重要性的角度出发,可将费用比重较大的项目制定出相关的制度,其余的可作一总体说明。例如对于材料费用则可制定如下几个方面的制度:
    ①物资采购供应制度
    企业的物资采购在企业的资金支出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同时,它也直接关系到日后企业成本水平的高低。如果采购物资的成本水平较高,若采购的是材料,则会使产品成本中的材料成本加大;若采购的是固定资产,则会使计入成本的折旧费增加。而且这些费用一旦形成则是不可更改的,要使其降低是非常困难的。因此,企业应建立比较完善的物资采购制度。由于物资采购涉及的部门较多,如材料供应部门、设备管理部门等,因此,成本管理部门应在企业主管领导的主持下,会同这些部门一起,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保证采购物资成本处于较低的水平。
    ②物资收发保管制度
    物资在收发保管过程中也要发生相应的费用支出,比如采购回来的材料,就要发生诸如验收入库、整理、保管、发出等费用。虽然可通过实行及时生产方式来减少这一环节费用的支出,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因此,要想降低物资的收发保管支出除了要建立及时生产制外,还要建立相应的核算制度,对物资收发保管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预以控制。
(2)成本核算制度
    企业应根据其生产的特点及管理的要求,制定出适合于本企业的成本核算制度,包括成本费用归集的基础工作、费用的归集方法、费用归集的程序、费用的分配方法、成本计算方法等,据此计算出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以及期间费用,为计算企业的盈利以及进行成本预测、决策和分析等提供成本费用资料。
(3)成本费用的责任制度
    以企业内部各单位为基础,建立责任成本制度,将成本费用指标分解,落实到各责任单位,并将其与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经济利益挂钩。
    在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内,建立责任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即通常所说的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企业内部除要有各项规章制度外,还应将其落实到具体的责任单位。如果企业内部只有各项规章制度而没有责任制度,则各项规章制度只能是一名空话,得不到具体的贯彻落实。
    企业内部责任制度的建立,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显著特征,虽然责任制度的建立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但其建立的意义非同一般,这可以说是我国成本管理工作几十年工作的总结。在过去几十年的成本管理工作中,我们之所以在成本管理工作中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与我们没有建立完善的经济责任制关系很大,各项工作吃大锅饭的状况已使我们的各项工作遭到了很大的损失,教训是十分深刻的。
(4)成本费用的考核制度
    对各责任单位成本费用的执行情况应进行考核,考核制度是建立成本费用考核体系的重要内容,应采用各项指标对各责任单位的成本费用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并据此对各责任单位的工作业绩进行评价。成本费用的考核制度与成本费用的责任制度是密切相关的,考核其实就是将各责任单位实际完成的各项指标与其责任指标相对比,考核各项责任指标的完成情况。
    成本不是算出来的,是干出来的,成本控制是全员全过程与每个部门、每个岗位都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建立各部门在成本控制方面的职责、目标、程序。体系建立应明确在成本目标下的综合平衡、不是一个部门工作最优,企业就是最优;有制度做保证检查、考核,与绩效考核结合起来,并建立有效的激励奖罚机制,以维护体系的运行和升级。
    为了保证成本控制体系的建立、维护和运行取得实效,体系确定的控制责任及责任目标执行情况,应纳入各相关责任部门和参与部门负责人的绩效考核。各部门应将控制责任加以分解和落实。同时建立相应奖惩制度,以完善体系运行的激励机制。
 
 
返回顶部